时间: 2025-04-26 14: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26
浣濯(huàn zh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洗涤、清洗。在古代汉语中,“浣”指的是洗衣服,“濯”则是指洗涤。因此,“浣濯”合起来就是指洗涤衣物或其他物品的行为。
“浣”和“濯”都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洗涤的词汇。随着语言的发展,“浣濯”逐渐被更简单的词汇如“洗”所替代,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浣濯常常与女性的家务劳动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同时,浣濯也象征着清洁和净化,有时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心灵的净化。
“浣濯”一词给人以清新、洁净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唤起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在现代生活中,“浣濯”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活动或传统节日中,如端午节洗艾草浴,可能会用到类似的洗涤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浣濯溪边,衣袂飘飘,心随水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女子在清澈的溪边浣濯衣物,水声潺潺,鸟鸣阵阵,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washing”或“laundry”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浣濯”作为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
1.
【浣】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浣,濯衣垢也。 、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组词】
浣衣、 浣拭、 浣染
2.
【濯】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濯,洒也。 、 《仪礼·特牲礼》。注:“溉也。”-视壶濯及豆笾。 、 《国语·周语》。注:“洗也。”-王乃淳濯飨醴。 、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诗·大雅·泂酌》-可以濯罍。 、 韩愈《石鼓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 宋·周敦颐《爱莲说》-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
【组词】
濯缨、 濯磨、 濯足、 濯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