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28:15
词汇“[爻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爻”通常指的是《易经》中的基本符号,代表阴阳的变化,由两个短线组成,分为阳爻(一条长线)和阴爻(两条短线)。“锤”则是一种工具,用于敲打或锻造。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爻锤”可能指的是一种与《易经》相关的工具或象征物,用于象征性地敲打或改变某种状态。
由于“爻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化、哲学或神秘主义的语境中出现,用于象征性地表示改变或转化。
由于“爻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要在虚构的语境中使用,可以是这样的:
由于“爻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直接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从象征意义上看,“爻锤”可能与“权杖”或“法器”有某种相似性,而反义词则可能与“静止”或“不变”相关。
“爻”源自《易经》,而“锤”是一个古老的工具词汇。将两者结合的“爻锤”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象征或文化表达。
在《易经》的文化背景下,“爻”代表变化和宇宙的秩序。如果“爻锤”被用作象征物,它可能在《易经》研究者或相关文化群体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熟悉《易经》的人来说,“爻锤”可能唤起对宇宙秩序和变化的深刻思考。对于不熟悉这一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显得神秘而难以理解。
由于“爻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如果有人在《易经》的研究或相关创作中使用这个词,它可能用于表达对宇宙变化的理解和感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爻锤”来象征变化和创造:
“爻锤”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仪式和神秘的符号,视觉上可能与古代的仪式用具相似,听觉上可能与敲击声相关。
由于“爻锤”不是一个普遍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非常有限。如果要在其他文化中寻找类似的象征物,可能需要深入研究各自的文化和**符号。
“爻锤”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非常有限。它可能在《易经》或相关文化研究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1.
【爻】
(象形。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乂,古文五,二五天地之数。会意。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 、 《易·系辞下》-道有变动,故曰爻。
【组词】
爻分、 爻错
《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 “—”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
【引证】
、 《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
【组词】
爻律、 爻象
2.
【槌】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引证】
汉·王充《论衡》-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组词】
鼓槌;槌杵、 槌砧、 槌轮、 槌棒
捶打;敲击。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 《三国志·袁绍传》注-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
【组词】
槌心、 槌牛、 槌胸踏地、 槌鼓、 槌毁、 槌击、 槌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