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59
慢坡: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坡度较小、倾斜缓慢的斜坡。它描述的是一种地形特征,即坡面相对平缓,不像陡坡那样急剧上升或下降。
在文学中,“慢坡”可能用来比喻事物的逐渐变化或发展,如“历史的慢坡”可能指历史进程的缓慢推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实际的地形,如“这条路有一个慢坡”。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工程学中,“慢坡”可能用于精确描述地形或设计要求。
同义词:缓坡、平缓坡 反义词:陡坡、急坡
同义词“缓坡”和“平缓坡”都强调坡度的平缓,而反义词“陡坡”和“急坡”则强调坡度的陡峭和急剧。
“慢坡”这个词由“慢”和“坡”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慢”通常指速度低或不急迫,“坡”指地面的斜面。这个词的组合直接反映了其字面意义,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
在某些文化中,“慢坡”可能与耐心和稳定性的价值观相关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急不躁、稳步前进的态度。
“慢坡”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风光,如山间的缓坡草地,给人一种平和、放松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某个地方的地形时可能会用到“慢坡”,例如在规划徒步旅行路线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沿着时间的慢坡,我们缓缓前行,每一步都刻下深深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覆盖着绿草的慢坡,阳光洒在上面,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slow slope”或“gentle slope”可以对应“慢坡”,用法和意义相似。
“慢坡”这个词简洁地描述了一种地形特征,同时也可以用于比喻,表达逐渐和稳定的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世界。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坡】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坡,陂也。 、 《诗·卫风·氓》。传:“泮,坡也。”-隰则有泮。
【组词】
山坡;上下坡;坡土、 坡陀、 坡坂、 坡梁、 坡垅、 坡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