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5:44
“俊誉”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俊”和“誉”两个字组成。其中,“俊”通常指英俊、才华出众,而“誉”则指声誉、名誉。因此,“俊誉”字面意思是指美好的声誉或名声,特指因才华或品德出众而获得的赞誉和尊敬。
在文学作品中,“俊誉”常用来形容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或高尚的品德而受到广泛的赞誉。例如,在古代诗词或小说中,可能会描述某位文人或官员因其杰出的贡献而享有“俊誉”。
在口语中,“俊誉”可能不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是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界或艺术界,“俊誉”可能用来形容那些因其研究成果或艺术作品而获得高度认可的学者或艺术家。
同义词:
反义词:
“俊誉”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已有使用“俊”和“誉”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俊誉”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因其卓越才能或高尚品德而获得广泛赞誉的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俊誉”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强调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俊誉”也常被用来评价公众人物或专业人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俊誉”一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因其卓越才能或高尚品德而受到尊敬和赞誉的人物。这种联想有助于在表达中传递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尊重和认可。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纪录片时遇到“俊誉”一词,用来描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例如,可能会读到关于某位古代文人的传记,描述他如何因其文学成就而享有“俊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俊誉”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春风拂面柳丝长,
才子佳人共赏芳。
俊誉流传千古事,
诗篇吟咏万年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文人坐在书案前,周围环绕着书籍和文房四宝,他的脸上带着自信和从容的微笑,这种形象与“俊誉”的联想相得益彰。
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古筝或古琴曲,来营造一种优雅和高贵的氛围,与“俊誉”的意境相呼应。
在英语中,与“俊誉”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nown”或“prestige”,这两个词都指因成就或名声而获得的广泛认可和尊敬。然而,“俊誉”更强调因才华或品德出众而获得的赞誉,这一点在英语中可能需要通过更具体的描述来表达。
通过对“俊誉”的深入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俊誉”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传递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尊重和认可。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