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23
词汇“回轸”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回”和“轸”。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回轸”字面意思是调转车辆,返回原路。在成语中,它比喻改变主意或行动方向,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轨道。
“回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回轸于道,以告于师。”原意是指车辆调头,后来引申为改变方向或主意。
在**传统文化中,“回轸”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和回归。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重和深思熟虑的感觉,联想到了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用于描述在职业规划或人生选择上的重大转变,如从商业领域回轸到教育行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回轸于初心之地,心静如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辆古老的马车在黄昏时分调头返回,带来一种宁静和怀旧的视觉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rn back”或“return to one's roots”,但“回轸”更具有文化和语言的独特性。
“回轸”作为一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回归和平衡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轸】
(形声。从车。本义: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轸,车后横木也。 、 《考工记·舆人》-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 、 《考工记图》-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独以为舆后横者,失其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