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8:35
“卖炭翁”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卖炭的老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指代那些从事简单劳动、生活贫困的老年人。
在文学作品中,“卖炭翁”常常被用来象征贫困、勤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一首描写卖炭老人艰辛生活的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人的生活状态或工作性质。在专业领域,可能不常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学和日常语言的范畴。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卖炭翁”更强调老人的身份,而“炭翁”、“炭贩”、“炭商”则更侧重于职业描述。反义词则代表了与贫困、劳动相对的富裕和权势。
“卖炭翁”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卖”和“炭翁”组成。在古代,炭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卖炭是一种常见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卖炭翁常常被赋予一种坚韧和勤劳的象征意义。他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提到“卖炭翁”,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冬日里老人孤独地在街头卖炭的画面,感受到的是一种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个词汇让我思考到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遇到过卖炭翁,但这个词汇让我想起了在城市中看到的那些摆摊卖小商品的老人。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易,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值得我们学*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卖炭翁”:
寒风中,卖炭翁的背影
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
炭火微弱,温暖了冬日的街角
却温暖不了他心中的孤寂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在雪地里推着装满炭的小车,雪花飘落在他的帽檐上。背景音乐可以是一首缓慢、哀伤的古筝曲,增添一种凄凉而坚韧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卖炭翁”的词汇,但类似的职业和形象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street vendor”(街头小贩)这样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人物。
通过对“卖炭翁”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文学和社会中的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职业,更承载了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
3.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翁,颈毛也。 、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