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7:03
刊石 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石头上。在古代,这是一种常见的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尤其是在没有现代印刷技术的时代。刊石可以用于纪念重要、记录法律或文本,或者作为装饰艺术。
刊石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刊”字最初的意思是削减或修改,而“石”字则指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刊石”逐渐被用来指代在石头上刻字的行为。
在古代,刊石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官方和领域。例如,秦始皇的兵马俑坑中就有大量的石刻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法律和命令。
刊石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永恒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以及那些被永久记录下来的重要时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博物馆的参观中看到过古代的石刻,那些刊石上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刊石”:
岁月如流,刊石记痕,
历史的笔触,刻下永恒。
刊石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碑和石刻,可以想象到石头上深深的刻痕和风吹过石碑时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和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刊石传统,用于记录法律、文本和历史。
刊石 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记录方式,也象征着历史的永久性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