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17:46
词汇“燎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燎”和“照”两个字来理解。
结合这两个字,“燎照”可以理解为大面积的光照或燃烧的光芒。
由于“燎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火光冲天的景象,但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使用。
由于“燎照”不常用,以下示例句子可能较为牵强:
“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烧火,后来引申为烧毁。“照”字则较早见于金文,原意为光线照射。两者结合的“燎照”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于形容火光的强烈。
在古代,火光常与战争、祭祀等活动相关,因此“燎照”可能在描述这些场景时出现。在现代社会,由于其不常用,几乎没有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意义。
“燎照”可能给人以热烈、壮观的联想,尤其是在描述火光冲天的场景时,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敬畏感。
由于“燎照”不常用,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燎照”用于形容某种强烈的光芒或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意象来描述,如英语中的“blazing light”。
“燎照”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意义主要在于形容强烈的光芒或火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谨慎,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燎】
照明。
【引证】
《吕氏春秋·精谕》-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
夜猎。
【引证】
《潜夫论》-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
【组词】
燎猎
2.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