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30
“兼金”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同时拥有或涉及两种或多种金属。在古代,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一种合金,即由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材料。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可能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文献或专业领域中出现。
由于“兼金”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它主要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或专业技术文献中。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古代的工艺或材料,如古代的青铜器等。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同义词“合金”和“复合金属”都指的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材料,但“兼金”更偏向于古代或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用法。反义词“纯金属”指的是单一金属,与“兼金”形成对比。
“兼金”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金属材料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一些专业或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金属工艺非常发达,兼金可能指的是那些由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珍贵材料,常用于制作贵族的饰品或器物。这些材料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兼金”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工艺美和贵族的奢华生活。它带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
由于“兼金”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学*古代文化和工艺时,这个词汇可能会被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工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兼金”这个词汇:
古匠巧手铸兼金,
青铜辉映岁月深。
贵族腰间佩华饰,
流传千古显荣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工匠在熔炉旁制作兼金器物的场景,火焰的跳动和金属的熔化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工艺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合金或复合金属,如英语中的“alloy”。不同文化对金属材料的描述和使用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材料特性的认识和利用。
“兼金”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应用。通过学和了解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工艺,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特定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和深入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