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2:24
词汇“恒言”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恒言”字面意思是指经常说的话,通常指的是那些被广泛接受、流传久远的格言、谚语或警句。这些话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智慧,被人们反复引用以表达某种普遍的观点或教训。
“恒言”一词源自汉语,其中“恒”意味着持久不变,“言”指的是话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指代那些经久不衰的智慧之言。
在中华文化中,“恒言”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经典”相联系,如《论语》中的许多语录被视为恒言。这些话语在社会中具有指导意义,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恒言”往往给人以稳重、智慧和权威的感觉。它们常常被用来在不确定或复杂的情况下提供指导和安慰。
在个人生活中,我常常引用“恒言”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如在面对困难时,我会提醒自己“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恒言”:
在时间的河流中,
恒言如石,
历经风雨,
依旧坚硬。
“恒言”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经典著作,或者是一位智者在宁静的庭院中缓缓讲述着人生的智慧。
在英语中,“proverb”或“maxim”可以对应“恒言”,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承载着类似的智慧和教诲。
“恒言”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并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习和应用“恒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灵感。
1.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