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5:54
月刊:月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物,通常每月出版一次,包含各种文章、评论、新闻和其他内容。它是一种常见的出版形式,旨在提供持续的信息更新和知识传播。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月刊可能被提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历史背景,例如描述某个时代的文学氛围或知识分子的交流方式。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月刊可能被用来指代某本特定的杂志或期刊,或者作为一种比喻,形容某件事情定期发生。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月刊通常指的是特定领域的专业期刊,如医学月刊、经济月刊等,这些期刊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月刊一词由“月”和“刊”组成,“月”指月份,“刊”指出版物。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月刊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演变。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月刊可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例如,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月刊是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月刊可能让人联想到定期更新的知识、文化氛围和学术交流。它也可能唤起对某个特定时期或**的回忆。
个人可能通过订阅月刊来获取特定领域的知识,或者作为一种休闲阅读的方式。例如,某人可能通过阅读《经济学人》月刊来了解全球经济动态。
在诗歌中,月刊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知识的积累:
月刊一页页翻过, 知识的河流不息流淌。 每一期都是新的起点, 在时间的书卷上留下痕迹。
月刊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排版、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以及翻阅纸张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月刊的阅读体验。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月刊的概念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文中的“monthly magazine”或“monthly journal”对应中文的“月刊”,但其内容和风格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月刊作为一种定期出版物,不仅提供了持续的信息更新和知识传播,还承载了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功能。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月刊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