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8: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00:46
词汇“悠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悠”和“停”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悠停”可能指的是一种缓慢的、从容的停留或停止状态。
由于“悠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时间的缓慢流逝或某个场景的静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
由于“悠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现代社会中,“悠停”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追求慢生活、享受当下、远离快节奏生活的心态。
“悠停”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平和、放松的场景,带有一种诗意和哲思的情感反应。
由于“悠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悠停”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悠停的时光里,
湖面如镜,
倒映着天空的蓝,
和云朵的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湖面,周围是静谧的自然风光。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宁静的氛围。
由于“悠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悠停”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传达一种宁静、从容的状态,适合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悠】
(形声。从心,攸(yōu)声。本义:忧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悠,忧也。 、 《尔雅》-悠,思也。 、 《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悠悠我里。 、 《楚辞·初放》-悠悠苍天兮。 、 《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组词】
悠然、 悠忧
2.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