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8:26
词汇“淹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或文言文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淹厚”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淹厚”字面意思是指深厚、丰富。其中,“淹”有深广、丰富的含义,“厚”则指厚重、深厚。结合起来,“淹厚”形容事物的内涵或底蕴非常深厚,丰富而厚重。
在文学作品中,“淹厚”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品德或作品的内涵深厚。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位学者的学问淹厚,或者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淹厚。
“淹厚”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在文言文中使用。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这类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学识和品德的深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淹厚”这样的词汇在描述学者或文学作品时,往往带有褒义和尊敬的意味。
提到“淹厚”,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以及对知识和品德的尊重。这种词汇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倾向于用“淹厚”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内涵丰富的作品或人物,以此表达我对他们的敬佩和赞赏。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淹厚”:
学海无涯淹厚深,
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视觉上,“淹厚”让我联想到深邃的海洋或广袤的森林,给人一种宽广、深邃的感觉。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浑厚的声音相联系。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淹厚”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profound”(深刻的)或“rich”(丰富的)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淹厚”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词汇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能够提升表达的深度和文雅度。
1.
【淹】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引证】
《字林》-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
浸泡。
【引证】
刘向《九叹·怨思》-淹芳芷于腐井兮。 、 《礼记·儒行》。注:“谓浸渍也。”-淹之以乐好。
【组词】
淹荠燎菜、 淹渍
2.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