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33:35
囚系(qiú x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囚禁、束缚或限制。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被限制在某个地方或某种状态中,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囚系”常用来比喻人的思想或情感被某种力量所束缚,如社会规范、传统观念或个人经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直接地指代物理上的监禁或限制。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它可能特指对个体自由的限制或心理上的束缚。
同义词:束缚、限制、监禁、禁锢 反义词:自由、释放、解脱、解放
同义词中,“束缚”更侧重于内在的限制,而“监禁”则更强调物理上的限制。反义词中,“自由”与“囚系”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不受限制的状态。
“囚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囚”指囚禁,“系”指连接或束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限制或束缚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囚系”常与道德、法律和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体应遵守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判不合理的限制和束缚。
“囚系”这个词给人带来一种压抑和束缚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失去自由、受限和无奈的情境。它可能引发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工作压力而感到被囚系的情况,那种无法自由表达和追求个人兴趣的感觉让人感到沮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囚系”:
心灵的囚系,在沉默中呼喊,
渴望一缕阳光,穿透黑暗的牢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被铁链束缚的人,或者一个被高墙围困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锁链声或压抑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imprisonment”或“confinement”可以对应“囚系”的概念,但它们更侧重于物理上的监禁。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用法。
“囚系”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指物理上的限制,也包括心理和情感上的束缚。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深刻表达个体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限制和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囚系”这个词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囚】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囚,系也。 、 《尔雅》-囚,拘也。 、 《诗·鲁颂·泮水》-在泮献囚。 、 《史记·始皇纪》-斯率囚。 、 司马迁《报任安书》-韩非囚秦。 、 《韩非子·难四》-景公乃囚阳虎。 、 唐·李朝威《柳毅传》-泾水之囚之至矣。
【组词】
囚阱、 囚解、 被囚;囚奴、 囚拘、 囚桎
2.
【系】
(“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同本义。
【引证】
《荀子》-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组词】
系璧、 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