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49
“无心出岫”这个词汇源自**古典文学,字面意思是指山峰或岩石自然形成的洞穴,没有人为的痕迹。基本含义是指自然形成的、未经人工雕琢的状态。
在文学中,“无心出岫”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的自然美,强调其原始和未经修饰的特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景观设计,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自然地貌的特征。
“无心出岫”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山水诗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强调自然美的原始和未经修饰的特质。
在文化中,自然美一直被高度赞赏,尤其是未经人工干预的自然景观。因此,“无心出岫”这个词汇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尊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远离尘嚣的自然景观,如山间的清泉和静谧的森林,这些景象常常让人感到心灵的平静和放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一处无心出岫的岩洞,那里的景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间无心出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山峰和岩洞的自然风光画,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溪流声,来增强这种自然美的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natural formation”或“unspoiled landscap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自然美的原始和未经修饰的特质。
“无心出岫”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也启发我在创作中更多地融入自然元素。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随风万里,已~,浮游天地。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4.
【岫】
(形声。从山,由声。本义:山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岫,山穴也。 、 《尔雅》-山有穴曰岫。 、 左思《吴都赋》-王鲔岫居。 、 《西游记》-崖深岫险,云生岭上。 、 辛弃疾《添字浣溪沙》-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
【组词】
岫居、 岫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