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40
词汇“倒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倒囷”字面意思是指粮仓中的粮食堆积过高,导致粮食倒塌或溢出的情况。在古代,囷指的是储存粮食的圆形仓库,倒囷即指这种仓库中的粮食因为堆积过多而倒塌。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倒囷”可能用来形容丰收的景象,或者比喻财富的积累过多而导致的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时。
“倒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囷字在古代指的是圆形粮仓,倒囷即指粮仓中的粮食倒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社会,粮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倒囷现象可能被视为丰收的象征,但也可能引发粮食管理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使用场景,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和文学作品中。
对于现代人来说,“倒囷”可能带来一种古朴、遥远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农业社会的景象。它也可能引发对粮食安全和资源管理的思考。
由于“倒囷”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倒囷”用于描绘古代丰收的场景,或者用它来比喻现代社会中某种资源的过度积累。
由于“倒囷”是一个描述古代粮仓的词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农村的景象,如粮仓、稻谷、农民劳作的声音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倒囷”的词汇,因为它是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词汇。
“倒囷”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粮食管理的重视。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