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8:31
开除:指将某人从某个组织、机构或职位中正式除名,通常是因为违反规定、表现不佳或其他严重不当行为。
开除一词源于汉语,由“开”和“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开”有开启、开始的意思,“除”有去除、消除的意思。合起来,“开除”意味着开始去除某人的身份或职位。
在**文化中,开除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因为它意味着个人在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和声誉的丧失。在社会背景中,开除可能引发对个人未来的担忧和对社会秩序的反思。
开除一词通常带来负面情感,如失落、羞耻和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业、社会排斥和自我价值的质疑。
在个人经历中,开除可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促使个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寻求改变。例如,一个朋友因为工作表现不佳被开除后,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诗歌中,开除可以被用来象征性的表达:
“他的心被开除出爱的国度, 留下的只是冰冷的废墟。”
开除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办公室、沉重的关门声和孤独的背影。视觉上,可能是一张空无一人的办公桌或一张被撕毁的员工证。
在英语中,“开除”对应的是“dismiss”或“expel”。在不同的文化中,开除的具体含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从某个组织或职位中被正式除名。
开除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法律和组织程序,还触及个人的情感和社会地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开除的深层含义和影响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经历至关重要。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