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6:45
“县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县一级行政区划中担任辅助职务的官员。在**古代,县佐通常是指县令(县长)的副手或助手,负责协助县令处理县内的行政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县佐”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官场的场景,展现官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职责分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中,观众可能会经常听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或行政管理学中,“县佐”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行政体系和官员职责。
“县佐”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研究古代行政体系时,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在**古代社会,县佐作为地方官员的一部分,其职责和行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公正、廉洁和服务于民。
提到“县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复杂,以及官员们在处理政务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我经常遇到“县佐”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行政体系和官员的角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县佐”:
县佐执笔,墨香四溢,
案牍劳形,为民谋利。
想象一个古装剧中,县佐在书房中忙碌的场景,书架上堆满了卷宗,笔墨纸砚整齐摆放,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县佐”的词汇,但类似的行政职务和官员角色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通过对“县佐”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官员职责。这个词汇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表达古代社会的复杂性。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