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4:15
怕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害怕和胆怯,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陌生情况时感到的恐惧和不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怕怯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例如,一个角色可能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感到怕怯。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怕怯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情绪状态,如“他怕怯地走进了那个陌生的房间”。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领域,怕怯可能与焦虑症相关,描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反应。
同义词:胆怯、害怕、恐惧、畏缩 反义词:勇敢、无畏、大胆、果断
词源:怕怯由“怕”和“怯”两个字组成,“怕”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害怕;“怯”也源自古代汉语,意为胆怯。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怕怯逐渐成为描述恐惧和胆怯的常用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怕怯可能被视为弱点,而在其他文化中,承认怕怯可能被视为诚实和人性化的表现。社会背景也会影响人们对怕怯的态度,例如在鼓励冒险和创新的环境中,怕怯可能被视为需要克服的障碍。
怕怯常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如紧张、不安和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孤独和无助的情境。然而,怕怯也可以成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催化剂,促使人们面对并克服自己的恐惧。
在个人生活中,怕怯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公开演讲、面试或新环境适应。通过面对这些怕怯的情绪,个人可以增强自信和应对能力。
在诗歌中,怕怯可以被描绘为一种内心的风暴,如:
在寂静的夜晚,怕怯如影随形,
心跳在黑暗中回响,
勇敢的光芒,穿透恐惧的迷雾,
引领我前行,无畏无惧。
视觉:怕怯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森林、空旷的房间或深邃的海洋。 听觉:怕怯可能伴随着心跳加速的声音、风声或远处的不明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怕怯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timid”和“fearful”,法语中的“timide”和“peureux”。
怕怯是一个描述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要词汇。它不仅揭示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恐惧的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怕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2.
【怯】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引证】
《贾子道术》-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 、 《孙子·军事》-怯者不得独退。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组词】
怯怯乔乔、 怯壳儿、 怯症、 胆怯、 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