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5:53
词汇“忠养”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忠养”可以理解为“忠诚地抚养或供养”。其中,“忠”指的是忠诚、忠心,而“养”则指的是抚养、供养。
由于“忠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家庭或组织的忠诚和供养责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忠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忠”和“养”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孝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忠养”这个词汇可能在强调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的语境中出现。
“忠养”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责任、忠诚和奉献。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即对家庭和社会的忠诚和贡献。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讨论家庭责任或社会义务时使用这个词汇。例如,描述一个人如何忠诚地抚养年迈的父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忠养”来表达对家庭的深情:
岁月如梭,忠养如初,
父母恩深,儿女情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温馨、感人的旋律来增强“忠养”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忠养”的词汇,但类似的价值观和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例如,在西方文化中,“devotion”和“care”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
“忠养”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忠诚和抚养的双重意义,强调了家庭责任和社会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