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7:56
峻刑:字面意思是指严厉的刑罚,通常用来描述法律或司法实践中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处。
峻刑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峻”意味着严厉、严格,而“刑”则指刑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法律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用以描述那些特别严厉的刑罚。
在某些文化中,峻刑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手段,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批评为过于严酷和不人道。社会对峻刑的态度往往反映了其对法律、道德和人权的看法。
峻刑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压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痛苦、恐惧和不可逆转的后果。它可能引发对正义和道德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峻刑可能与法律教育、新闻报道或个人对社会正义的看法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对某个案件的深入了解而对峻刑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峻刑可以被用来象征不可逃避的命运或深刻的道德教训:
峻刑如影随形, 在黑暗中悄然降临, 无人能逃其网, 唯有正义之光照亮前路。
峻刑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庄严场景、铁窗的冷酷、或是法官的严厉判决。视觉上,它可能与黑色、铁灰色等冷色调相关;听觉上,可能与沉重的脚步声、铁链的响声或法官的锤声相联系。
在不同文化中,峻刑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死刑作为峻刑,而其他文化则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长期监禁。
峻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法律的严厉性,也触及了社会对正义和道德的深层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峻刑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法律和社会问题的看法。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