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50:20
州学: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官学,即由地方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用以培养地方士子,教授儒家经典和其他文化知识。州学的设立旨在推广儒家文化,选拔人才,服务于国家的科举制度。
在文学作品中,州学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士子的学*生活,或者作为背景设定,反映当时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领域,州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府学、县学(都是指地方官学) 反义词:国子监(中央官学,与地方的州学相对)
州学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区划“州”,以及“学”即教育机构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州学逐渐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机构的代名词,其功能和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州学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州学,士子们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州学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院、士子的勤奋学*以及科举考试的紧张氛围。它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教育理想和文化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竞争。
在个人经历中,州学可能与历史学*或文化研究相关,例如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观历史遗迹时,州学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教育和社会结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州学:
古道边,州学旁,
书声琅琅入云霄。
士子心,志四方,
科举梦,路迢迢。
州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古朴的建筑、书卷气十足的课堂、以及士子们诵读经典的场景。视觉上,可以想象那些青砖灰瓦的书院建筑;听觉上,则是书声和讨论声交织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教育机构可能被称为学院、学校等,但其功能和社会地位可能与**的州学有所不同。例如,欧洲的大学在中世纪时期也承担了类似的教育和研究功能,但其组织形式和学术自由度与州学有所区别。
州学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教育制度,也体现了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州学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视野。
1.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