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48:02
词汇“欣动”的深入学*和分析:
“欣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欣”和“动”两个字组成。其中,“欣”表示高兴、喜悦,“动”表示行动、活动。结合起来,“欣动”可以理解为因高兴而产生的行动或活动,即心情愉悦地行动或参与某事。
“欣动”并非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构成字“欣”和“动”都是常用字,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词较少见。
在**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行动受到鼓励,因此“欣动”这样的词汇体现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欣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快乐、活力和参与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自己或他人因高兴而采取的行动时使用“欣动”,如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次愉快的旅行经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欣动,花开满园,心随蝶舞,梦逐云飞。”
“欣动”可能让人联想到明亮的色彩和轻快的音乐,如春天的花海和欢快的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ved by joy”或“act with delight”,但这些表达不如“欣动”简洁且富有诗意。
“欣动”是一个富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因高兴而采取的行动,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