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11
词汇“宛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但由于该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无法涵盖所有提到的方面。
“宛曼”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宛曼”可能指的是一种曲折而柔美的状态或样子。
由于“宛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用来形容景物或人物的柔美和曲折。
由于“宛曼”的使用频率极低,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些假设的例句:
同义词:柔美、曲折、婉约 反义词:刚硬、直率、粗犷
由于“宛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可能非常有限。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在古代文学中,“宛曼”可能用来形容女性的柔美和婉约,或者自然景物的曲折和柔美。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
“宛曼”可能给人一种柔美、细腻、曲折的联想,可能与优雅、温柔的情感相关联。
由于“宛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非常有限。
在诗歌中,可以尝试使用“宛曼”来形容自然景物或人物的柔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柔美曲折景物的画作,如弯曲的河流、柔美的柳枝等。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柔和、细腻的旋律。
由于“宛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非常有限。
“宛曼”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主要集中在柔美和曲折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谨慎,因为其使用频率较低,可能会影响沟通的清晰度。
1.
【宛】
(形声。从宀(mián),夗(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宛,屈草自覆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宛宛黄龙。 、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组词】
宛妙、 宛虹、 宛曲、 宛委、 宛宛、 宛燀
2.
【曼】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曼,引也。 、 《诗·鲁颂·閟宫》-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 《列子·汤问》-韩娥因曼声哀哭。 、 《淮南子·泛论》-侯同曼声之歌。 、 《楚辞·招魂》-娥眉曼睩。长发曼鬋。 、 《汉书·礼乐志》-曼寿。 、 《汉书·司马迁传》-曼辞以自解。 、 《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曼声歌之。
【组词】
曼胡、 曼寿、 曼啸、 曼志、 曼靡、 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