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35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
1.
【辜】
(形声。从辛,古声。“辛”,是受刑的意思。本义:罪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者皆曰辜。”-辜,罪也。 、 《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 、 《诗·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 、 《公羊传·宣公六年》-天乎无辜。 、 《庄子·则阳》-至齐,见辜人焉。 、 《韩非子·说疑》-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组词】
死有余辜;无辜
2.
【磔】
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
【引证】
《说文》。从桀,石声。刳鸡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故从桀-磔,辜也。 、 《广雅》-磔,张也。 、 《礼记·月令》。注:“攘也。”-旁磔。 、 《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祭风曰磔。 、 《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季春之月]九门磔攘。
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
【引证】
《阅微草堂笔记》-刮视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