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55
词汇“凛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凛”通常表示寒冷、严肃或令人敬畏的样子,“气”则可以指气息、气质或气氛。因此,如果我们尝试给“凛气”一个基本定义,它可能指的是一种严肃、冷峻或令人敬畏的气质或气氛。
由于“凛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的特定气质,例如描述一个寒冷的冬日或一个威严的人物。
由于“凛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作者在特定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凛气”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威严或冷峻气质的人物或场景,例如在描述历史上的君王或军事领袖时。
“凛气”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严肃或威严的场景,给人以敬畏或紧张的情感反应。
由于“凛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或创作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或使用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中,他的目光如刀,凛气逼人,仿佛能冻结时间。”
由于“凛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境。
“凛气”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创作中,用来描绘特定的氛围或人物气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1.
【凛】
(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癛,寒也。从欠,廩声。字亦作凛。又作懔。 、 《素问·五运行大论》。注:“寒也。肾之性也。”-其性为凛。 、 《风俗通·究通》-寒则凛冻。 、 潘岳《悼亡诗》-凛凛寒风升。 、 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组词】
凛冽、 凛栗、 凛秋、 凛气、 凛寒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