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11:27
洋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外国人的市场”或“外国人的聚集地”。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代一个城市中外国人较多、具有浓厚外国文化氛围的地区,尤其是在历史上的租界地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洋场”常常被用来描绘一种异国情调,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描述的北京洋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交融。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洋场”来形容一个地方有很多外国人或者有很多外国风格的商店和建筑。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城市规划领域,“洋场”可能特指某个历史时期的租界区域,如上海的外滩。
同义词:租界、国际区、外侨区 反义词:本土区、传统区、内陆区
“洋场”一词源于对“洋”(指外国)和“场”(指场所)的组合。在近代**,随着外国势力的进入,特别是在租界设立后,这个词开始流行,用以指代那些外国人聚集的地区。
在的近代史中,“洋场”往往与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相关联,它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权力和政治斗争的场所。这些地区通常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
对于一些人来说,“洋场”可能唤起一种怀旧或异国情调的感觉,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代表着历史的创伤和不平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上海的外滩感受到“洋场”的氛围,那里的建筑风格和商业活动都体现了浓厚的西方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洋场”:
在洋场的灯火下, 异国的语言交织成歌, 历史的影子在石墙上徘徊, 时光的河流,带不走这里的繁华。
想象一下,走在上海的外滩,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这种视觉和听觉的交融正是“洋场”的典型特征。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地区可能被称为“国际区”或“外侨区”,如纽约的曼哈顿下城,这些地区同样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洋场”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地理或历史概念,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学*语言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