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2:21
泪如雨下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眼泪像雨水一样不断地流下来。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眼泪无法控制地大量涌出的情景。
“泪如雨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形象地比喻眼泪像雨水一样多。在古代文献中,如《红楼梦》等作品中已有使用,至今仍广泛流传。
在文化中,眼泪常常被视为情感的真实流露,尤其是在悲伤或感动的场合。因此,“泪如雨下”这个词汇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用来描述深刻的情感体验。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巨大悲伤或深刻感动时的无助和脆弱。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观看一部关于家庭和牺牲的电影时,我泪如雨下,深深被故事中的情感所触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泪如雨下,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我的心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悲伤的人物,脸上挂满泪水,背景是阴沉的天空和细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雨滴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s like rain”或“tears streaming down”,虽然不如“泪如雨下”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情感状态。
“泪如雨下”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创造共鸣。
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眼盻盻看着他人去了,自己不能奋飞,万箭攒心,不觉~。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