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43:52
印面:在印刷术语中,“印面”通常指的是印刷版上用于印刷的部分,即图文部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任何表面上的图案、文字或标记。
“印面”一词源自印刷行业的专业术语,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表面装饰和标记领域。
在印刷文化中,“印面”是书籍、杂志等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信息传递的功能,还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印面”让人联想到精美的书籍装帧、高质量的印刷品,以及传统印刷工艺的精湛技艺。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欣赏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设计一本杂志的印面,那是一次充满挑战和乐趣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印面设计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印面”:
墨香飘溢,印面生辉, 字字珠玑,页页情深。 纸张轻抚,岁月留痕, 书卷长存,智慧永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本精美的书籍,封面上的印面设计独特而吸引人。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悠扬的旋律,伴随着印刷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传统工艺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印面”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表面上的图案或文字。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print surface”或“printed area”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通过对“印面”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印刷和设计领域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专业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和运用这一词汇都能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