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4
卖刀买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卖掉刀剑去买小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放弃武力或暴力,转而追求和平与生产。它强调了从战争或冲突转向和平生活、农业生产的态度转变。
在文学作品中,卖刀买犊 常用来象征人物或社会的转变,从暴力和冲突转向和平与建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放弃暴力行为,选择更为和平的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或个体行为的转变。
卖刀买犊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和平与农业生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从暴力转向和平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农业一直被视为国家的基础,而和平则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前提。因此,卖刀买犊**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从战争转向和平与生产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和平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它鼓励人们放弃暴力,追求和谐与建设性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那些曾经有过暴力行为的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昔日街头斗,今朝卖刀买犊,心归田园梦,和平共此生。”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曾经的战士,放下手中的刀剑,牵着一头小牛,走向绿油油的田野。这样的场景带来宁静和希望的视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放下剑,拿起犁”(lay down the sword and take up the plow),表达了从战争转向和平与农业的类似概念。
卖刀买犊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丢下兵器,拿把锄儿,学那古人‘~’的故事,岂不是绿林中一段佳话。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3.
【买】
(会意。小篆字形,从网贝。“网”是收进,“贝”是财货。合起来表示把财货购进来。本义:买进,购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买,市也。 、 《庄子·逍遥游》-请买其方百金。 、 《墨子·经说》-买粥易也。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礼记·曲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组词】
买嘴吃、 买市、 买山、 买骨、 买菜求益
4.
【犊】
(形声。从牛,卖声。小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犊,牛子也。 、 《礼记·礼器》-诸侯膳以犊。 、 《礼记·郊特牲》-用犊贵诚也。
【组词】
犊牛、 犊角茧、 犊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