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54
词汇“悔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悔”和“望”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悔望”字面意思是指后悔和希望的结合,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过去的错误或遗憾而感到后悔,同时又抱有改变现状或未来的希望。
“悔”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后悔、懊悔;“望”字则有希望、期待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悔望”,表达了后悔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悔望常常与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悔望”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反思、内心的挣扎和对光明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悔望可能出现在面对错误决策或失去机会时,是一种推动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动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悔望”来表达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如:
悔望交织的夜,星光指引我前行,
过去的阴影,未来的光明,
在心中激荡,永不言弃。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regret and hope”来表达,但“悔望”更强调后悔与希望的并存和交织。
“悔望”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后悔,还包含了希望和改变的意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悔望”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