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07
词汇“檀笺”是一个相对较为文雅和古典的词汇,它通常不常见于现代汉语的日常交流中,但在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语境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是对“檀笺”的深入学*和分析:
“檀笺”字面意思是指用檀木制成的纸张,或者是指用檀木香熏过的纸张。檀木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木材,常用于制作家具或作为香料。因此,“檀笺”往往带有高贵、典雅的意味,常用于书写重要或正式的文书。
在文学作品中,“檀笺”可能被用来形容书写材料的高贵和精致,或者用来营造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典。在专业领域,如古籍修复、书法艺术等,可能会提及“檀笺”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
“檀笺”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书写材料的细致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材料的使用逐渐减少,因此这个词汇也变得不那么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书写材料的选择往往与书写内容的重要性有关。檀笺因其材质的珍贵和香气的独特,常被用于书写重要的文书或诗作,体现了对文字和文化的尊重。
提到“檀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那种静谧、雅致的环境,以及书写时的专注和沉思。
在现代生活中,“檀笺”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书法爱好者的收藏中,或者是作为特殊场合的礼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檀笺上,墨香依旧,字字珠玑,诉说着千年的风雅。”
想象一下,一张檀笺铺展在古朴的书桌上,周围是淡淡的书香和檀木的香气,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感到宁静和深远。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檀笺”的词汇,但类似的,对书写材料的讲究和尊重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体现。
“檀笺”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于现代语言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中对书写和文字的尊重。
1.
【檀】
(形声。从木,亶(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檀,檀木也。 、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组词】
檀车、 檀板、 檀柘、 檀桐、 檀槽
2.
【笺】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 、 《广雅》-笺,书也。 、 孔颖达《毛诗正义》-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组词】
笺释、 笺疏、 笺训
注释的文字。
【引证】
韩愈《施先生墓铭》-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组词】
;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