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8:49
曲意迎合: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故意扭曲自己的意愿或观点,以迎合他人的期望或要求。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为了取悦他人或避免冲突,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采取一种讨好或顺从的态度。
曲意迎合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曲意"指的是扭曲或改变自己的意愿,"迎合"则是指顺应或满足他人的意愿。这个词汇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策略或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和是一种美德,这可能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选择曲意迎合,以避免冲突或维护和谐。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有时被视为缺乏独立性和原则性。
曲意迎合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个人牺牲和妥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虚伪、不真诚或缺乏勇气。
在职场中,有时为了团队的和谐或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不得不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曲意迎合同事的意见。
在诗歌中,可以将“曲意迎合”融入描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权力的阴影下,
我曲意迎合,
心中的火焰,
默默燃烧。
曲意迎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强光下低头,面带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疲惫。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owtow”(叩头),这个词源自**的一种传统礼节,现在用来形容无条件地顺从或讨好。
曲意迎合是一个描述人际关系中复杂动态的词汇,它揭示了个人在社会互动中的妥协和牺牲。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和个人原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又有一等巧于钻营,专工窥探上司之性情嗜好,曲意迎合。
有些人,一味窥测自己的心理,~,却阴怀二心,特别地可恶!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迎】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迎,逢也。 、 《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以迎岁于东郊。 、 《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迎日推策。
【组词】
迎霜
4.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