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36
浸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液体渗透或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使其完全湿润或覆盖。基本含义是指液体逐渐充满或覆盖某个区域,使其变得湿润或饱和。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浸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情感的渗透,如“月光浸漫了整个湖面”或“悲伤浸漫了她的心房”。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浸漫”可能用来描述液体溢出或扩散的情况,如“水浸漫了整个地下室”。 专业领域:在科学或工程领域,“浸漫”可能指液体在材料中的渗透过程,如“水分浸漫了混凝土结构”。
同义词:渗透、弥漫、泛滥 反义词:干燥、收敛、凝固
“浸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浸”和“漫”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浸泡”和“扩散”。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单独使用,后来结合形成复合词,用以描述液体扩散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中,“浸漫”可能与自然灾害(如洪水)相关联,因此在社会背景中可能带有负面或警示的意味。
“浸漫”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湿润、柔和的画面,也可能带来一种逐渐侵蚀或无法控制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浸漫”可能用于描述意外的液体泄漏或自然现象,如“昨晚的大雨使得街道浸漫”。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色浸漫,星辰如泪,洒落在这无垠的宇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水浸漫的田野,水波荡漾;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雨声,逐渐浸漫整个空间。
在英语中,“浸漫”可以对应为“inundate”或“flood”,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大量液体的涌入,而非逐渐的渗透。
“浸漫”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液体扩散的过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某些细腻的情感或自然现象。
1.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