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7:00
“做满月”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左右举行的庆祝活动。这个*俗在**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中较为常见,目的是庆祝新生儿满月,祈求孩子健康成长。
“做满月”源自*古代的育儿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俗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庆祝新生儿满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做满月”不仅是一个家庭庆祝活动,也是社区和亲族关系的一种体现。它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并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加强了社会联系。
“做满月”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喜悦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家庭的团聚和新生儿的可爱。这种活动往往充满了爱和祝福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几次朋友的孩子的满月宴,每次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的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做满月”:
月光洒满庭院,
笑声中,我们做满月。
小宝的眼睛,
映着未来的梦。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灯光柔和,婴儿的笑声和家人的祝福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场景可以激发温馨和幸福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庆祝活动可能是婴儿的洗礼或第一次生日派对,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新生儿的祝福和庆祝。
“做满月”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的传统俗,也承载了家庭和社会的情感联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1.
【做】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引证】
《水浒全传》-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组词】
做道路、 做夫、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
2.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满,盈溢也。 、 《庄子·列御寇》-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 《韩非子·扬权》-奸邪满侧。 、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组词】
满口胡柴、 满坑满谷、 满面生花、 满天星、 满眼、 满堂、 满衍、 满肚子、 满实、 满怀信心、 满脸春色、 满听、 满溢、 满生生、 满心、 满礼、 满顶、 满饮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