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09:19
协奏(Concerto)是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一种音乐形式,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协奏曲通常分为三个乐章:快-慢-快,其中独奏者与乐队之间存在对话和竞争的关系。
在音乐领域,协奏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音乐作品类型。在文学和口语中,协奏可以比喻性地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协作或合作,尤其是在需要突出个体与整体之间互动的场合。
同义词:协作、合作、配合 反义词:独奏、单干、孤立
同义词中,“协作”和“合作”更侧重于团队或个体之间的共同努力,而“协奏”则特指音乐中的合作形式,具有更具体的艺术内涵。
“协奏”一词源自拉丁语“concertare”,意为“竞争”或“争斗”,后来演变为指代音乐中的合作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协奏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
协奏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反映了西方音乐文化中对个体表达和集体协作的重视。它不仅展示了独奏者的技巧,也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结构和动态平衡的深刻理解。
协奏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动和欣赏,因为它结合了独奏者的个人才华和乐队的集体力量。这种形式激发了对艺术完美融合的向往和对音乐动态变化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协奏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合作项目,如团队工作、学术研究等,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动和平衡。
在诗歌中,可以将协奏比喻为生活中的各种合作关系:
“在生活的交响曲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协奏者,用各自的声音编织出和谐的旋律。”
协奏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音乐会的场景,独奏者在舞台上的光芒,以及乐队成员的默契配合。听觉联想则是那些激动人心的音乐片段,独奏与乐队的交替和融合。
在不同文化中,协奏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东方音乐中,合作和和谐更为强调,而在西方音乐中,协奏更注重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动态关系。
协奏作为一个音乐术语,不仅在音乐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了解协奏的概念有助于提升对合作艺术的理解,并在个人和专业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协作原则。
1.
【协】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協,众之同和也。 、 《书·尧典》。传:“合也。”-协和万邦。 、 《书·洪范》。传:“和也。”-协用五纪。 、 《资治通鉴》-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 、 《太玄·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组词】
协允、 协气、 协恭、 协睦;协畅;协调;协泰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