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4:26
烧伤:烧伤是指由热力(如火焰、热水、热油、热金属等)、电流、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或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引起的皮肤或其他组织的损伤。烧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的红斑到严重的组织坏死和全身性损伤不等。
烧伤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与热力引起的伤害直接相关。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烧伤的处理方法和分类已经有所记载。
在不同的文化中,烧伤可能与特定的信仰、仪式或社会问题相关。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烧伤可能与**仪式中的自我牺牲有关。
烧伤一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担忧,因为它涉及到疼痛和潜在的长期伤害。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灾、事故和紧急情况。
个人经历中,烧伤可能是一次意外事故的结果,需要及时的医疗处理和长期的康复过程。
在诗歌中,烧伤可以被用作比喻,代表内心的痛苦或精神上的创伤:
他的心,如同被烈火烧伤, 每一道疤痕都是过去的痛。
烧伤可能让人联想到急救车的警报声、医院的环境和治疗烧伤的特殊设备。
在不同语言中,烧伤的词汇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处理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
烧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到医学和急救知识,也与人们的情感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烧伤这一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