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7:54
柳带:字面意思是指柳树的枝条,因其柔软细长,常被比喻为女子的腰带或飘带。在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轻盈。
“柳带”一词源于对柳树枝条的直观描述,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古代文学中,它常与女性的柔美、春天的生机相联系。
在**文化中,柳树常被赋予离别、思念的象征意义,因此“柳带”也常出现在表达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中。
“柳带”给人以柔美、轻盈、飘逸的情感联想,常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女性的柔情以及自然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春游中看到湖边的柳树,其枝条随风轻摆,如同柳带一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春风轻抚柳带长, 湖畔倩影舞霓裳。 柔丝千缕随风起, 一曲离歌诉衷肠。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湖边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枝条如同柳带一般柔软飘逸。 听觉: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柳树时,枝条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柳树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思念。
“柳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字面上的意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细腻度和美感。通过对“柳带”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词汇在语言中的多重功能和意义。
1.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