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5:04
推斥(repel)是一个动词,字面意思是指通过力量或影响使某物远离或拒绝接受。在物理学中,它特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排斥力,如磁铁的同极相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拒绝、排斥或抵制某种思想、情感或物质。
推斥源自拉丁语“repellere”,意为“击退”或“拒绝”。在英语中,它最初用于描述物理上的排斥,后来扩展到情感和行为上的拒绝。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中,推斥可以指对不同文化、种族或社会群体的排斥,这种现象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尤为重要。
推斥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厌恶、不信任或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隔离、冲突或不和谐。
在个人生活中,推斥可能体现在对某种食物的厌恶,或对某种社交场合的回避。
在诗歌中,可以将推斥比喻为心灵的防御机制:
我的心墙高筑,推斥着外界的喧嚣, 只留下宁静的角落,供我独自沉思。
推斥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磁铁的同极相互推开的画面,或是水滴在油面上的排斥现象。
在不同语言中,如西班牙语的“repeler”或法语的“repousser”,推斥的概念基本相同,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推斥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精确的定义,在日常语言和文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其多样的用法和情感联想,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语言。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斥】
(形声。从广(yǎn),屰(n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斥,却屋也。 、 《汉书·五帝纪》-无益于民者斥。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击吉斥之。 、 《史记·天官书》-斥小疏弱。 、 王谠《唐语林》-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组词】
斥放、 斥遣、 斥远、 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