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2:49
旅人:指旅行的人,通常指的是那些离开家乡,进行长途或短途旅行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了旅行者的身份和旅行行为。
“旅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旅”和“人”组成。在古代,“旅”指的是军队或集体行动,后来扩展到指代旅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旅人”逐渐固定为指代旅行者的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旅人常常被赋予浪漫和冒险的色彩。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就是一个典型的旅人形象,象征着坚韧和智慧。
“旅人”这个词常常让我联想到自由、探索和不确定性。它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冒险的渴望。
在我的一次长途旅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旅人的孤独和挑战,但也收获了无数的回忆和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旅人”:
旅人啊,你的脚步轻盈, 穿越山川,跨越河流。 你的眼中,星辰闪烁, 你的心中,梦想燃烧。
看到“旅人”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张描绘古老道路和孤独行者的图片,或者是一首轻快的旅行歌曲,如《Country Roads》。
在英语中,“旅人”可以对应为“traveler”或“wanderer”。在日语中,“旅人”可以翻译为“旅人(たびびと)”,在法语中则是“voyageur”。
“旅人”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指代旅行者的词汇,它还承载了探索、冒险和自我发现的深层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理解。
1.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