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52:05
月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每个月的平均值”。它通常用于描述某个量在一个月内的平均水平,比如月均收入、月均消费、月均温度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月均可能用于描述人物的经济状况或生活节奏,如“他的月均收入足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月均常用于比较或计划,如“我们的月均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统计学等领域,月均是一个常用的统计指标,用于分析和预测经济趋势。
同义词:月平均、月度平均、月度均值
反义词:月度波动、月度变化
词源:月均是由“月”和“均”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其中“月”指月份,“均”指平均。
演变:随着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普及,月均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和报告中。
在现代社会,月均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的经济状况,如月均收入、月均支出等。它反映了社会对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追求。
情感反应:月均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预测的感觉,有助于人们规划未来。
联想:想到月均,可能会联想到财务规划、预算编制等与生活稳定相关的活动。
在个人生活中,月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财务,比如制定月均预算,确保收支平衡。
诗歌: 月均的光辉,洒满大地, 每一分钱,都算得清。 生活的节奏,由它定, 稳定的心,因它宁。
视觉联想:月均可能让人联想到图表和数据,如柱状图显示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
听觉联想:月均可能让人联想到财经新闻中的数据分析声音。
在英语中,月均可以对应为“monthly average”,用法和意义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对月均的关注点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月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月均的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