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6:47
词汇“灶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灶人”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与灶台(厨房中的烹饪设备)相关的人,可能是指厨师或者负责烹饪的人。
由于“灶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出现,可能是在描述传统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烹饪活动。
由于“灶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某个地区或文化中的特定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可能已经缩小或改变。
在某些传统文化中,灶人可能指的是家庭中的厨师,负责准备食物,这与家庭和社会的饮食习惯紧密相关。
对于我来说,“灶人”可能唤起一种温馨和家庭的感觉,因为它与家庭烹饪和食物准备相关。
在我的生活中,我没有遇到过使用“灶人”这个词的情况,但它让我想起了家庭聚餐时的温馨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灶人手中舞,香气满屋飘,家的味道,温暖心间绕。”
想象一个灶人忙碌于厨房,锅碗瓢盆的声音,食物的香气,这些都是与“灶人”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负责烹饪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灶人”这个词并不常见,因此难以进行直接的跨文化比较。
“灶人”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与烹饪和食物准备相关的角色和文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和家庭生活。
1.
【灶】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灶,炊穴也。 、 《白虎通·五祀》-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 《汉书·五行志》-灶烟阳。 、 《礼记·郊特牲》-灶者,老妇之祭也。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组词】
灶床脚、 锅灶;行军灶;灶妄、 灶下养、 灶燎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