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39
“凉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凉爽的野外或田野。它通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清凉、宁静的状态,可能伴随着微风、开阔的视野和自然的气息。
在文学作品中,“凉野”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如描述乡村的傍晚或清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气候或环境,如“这个地方的夜晚真是凉野”。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地理学中,可能用来描述特定地区的气候特征。
同义词中,“凉爽”和“清凉”更侧重于感觉上的舒适,而“凉野”则更多地描述了一个场景或环境。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炎热或不适的气候。
“凉野”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凉”和“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如唐诗宋词中,就有不少使用“凉野”来描绘自然景色的例子,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至今。
在**文化中,自然和田园生活常被赋予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凉野”便是这种理想状态的一个符号。它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凉野”这个词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诗般的画面,或是远离城市喧嚣的避风港。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乡村或郊外感受到“凉野”氛围的时刻,如在夏日傍晚散步时,感受到微风和自然的清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凉野之上,星辰低语,夜风轻抚,心随自然而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开阔的田野,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结合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词汇是“cool field”或“chilly countryside”,但这些词汇可能没有“凉野”在中文中所蕴含的诗意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凉野”这个词汇在中文中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环境,更承载了一种文化和情感的寄托。它提醒我们在忙碌和喧嚣的生活中,也要寻找和珍惜那些能够带来宁静和清新感受的时刻和地方。
1.
【凉】
辅佐。 同: 倞
【引证】
《诗·大雅·大明》。传:“佐也。”-凉彼武王。
【组词】
凉贰
信,实。 同: 谅
【引证】
《诗·大雅·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于凉。
2.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