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38
“攒典”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府中负责管理档案、典籍的官员或职务。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聚集典籍”或“管理典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攒典”常用来指代那些负责整理、保管文献资料的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文献学等专业领域,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攒典”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攒”意为聚集、收集,“典”指典籍、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学术和历史研究领域中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古代中国,文献的管理和保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攒典作为负责这一工作的官员,其角色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历史的重视。
提到“攒典”,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学术和历史的庄严感。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使用“攒典”这个词汇,但其背后的意义——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仍然非常重要。例如,图书馆管理员和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就与攒典的职责有相似之处。
在诗歌中,可以将“攒典”用于描绘一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场景:
书架上,攒典的智慧, 如星辰般璀璨, 历史的篇章, 在时光中静静流淌。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古籍,一位学者正在认真地整理文献。这样的场景可以与“攒典”的职责相联系,带来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被称为“图书管理员”或“档案管理员”,但“攒典”这个词汇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是独特的,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文献管理的重视。
“攒典”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代表了古代中国对知识和文献的尊重。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重视和保护知识遗产。
1.
【攒】
(形声。从手,赞声。(cuán)本义:聚集)。
积聚,积蓄。
【引证】
《西游记》-他攒了些私房。
【组词】
攒积、 攒粪、 攒钱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