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7:18
木芙蓉(学名:Hibiscus mutabilis)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属于锦葵科木槿属。它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木质的芙蓉花,因其花朵大而美丽,色彩丰富,从白色渐变为粉红色或红色,故得名。
在文学中,木芙蓉常被用作比喻和象征,代表美丽、纯洁或变化无常。在口语中,它可能仅指代这种植物本身。在专业领域,如园艺学或植物学,木芙蓉则是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
木芙蓉的名称源自其植物特性,即木质的茎和芙蓉花的特点。在古代汉语中,“芙蓉”一词已有使用,而“木”字则是对其木质部分的描述。
在**文化中,木芙蓉常与秋天和美丽联系在一起,有时也象征着女性的柔美和变化。在传统绘画和诗词中,木芙蓉是一个常见的题材。
木芙蓉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宁静,联想到了秋天的美丽和自然的和谐。
在我家乡的公园里,有一片木芙蓉林,每年秋天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芙蓉:
秋风轻拂,木芙蓉绽放, 白至粉,粉至红, 如同少女的心,渐变多情。
木芙蓉的图片常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色彩和温暖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秋风轻拂树叶的声音。
在英语中,木芙蓉被称为“Cotton Rose”或“Confederate Rose”,在不同文化中,它可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
木芙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种美丽的植物,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芙】
(形声。从艸,夫声。芙蕖:荷花的别名。本义:芙蓉:荷花的别名)。
同本义。
【引证】
《文选·张衡·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3. 【蓉】 四川成都市的简称 。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为芙蓉城,后简称蓉城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