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00:32
词汇“清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尤其是在与土地测量、地籍管理相关的语境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清丈”字面意思是指对土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登记。其中,“清”可能指的是清晰、准确,“丈”则是古代长度单位,也指测量。
在古代,清丈通常用于官方的土地测量和管理,如在明清时期,政府会定期进行土地清丈,以确保税收的准确性和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社会制度或历史**的语境中。
“清丈”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土地管理的实际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法律文献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因此清丈土地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和管理制度的严谨。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社会的严谨和秩序,以及政府对土地资源的严格控制。
由于“清丈”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法律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清丈”来描绘古代官员进行土地测量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想象古代官员手持测量工具,在田间地头进行清丈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服饰、工具和田野的景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土地测量和管理活动也有相应的词汇,如英文中的“land survey”或“cadastre”,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清丈”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对土地管理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在学*语言时,掌握这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对特定历史或文化语境的理解能力。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