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9:47
词汇“木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木”通常指木材或木头,而“赐”则有赐予、赏赐的意思。将两者结合起来,“木赐”可能指的是赐予或赏赐的木制品,或者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可能指的是与木材相关的某种恩赐或礼物。
由于“木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古风或特定的文化氛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木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木”和“赐”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学作品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木材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传统文化中,木材常与自然、生命和稳定联系在一起。因此,“木赐”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由于“木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木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木赐”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非常有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或文学作品中的用词惯。然而,由于其不常用,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会频繁使用到这个词。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赐】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给予;上给予下。
【引证】
《说文》-赐,予也。 、 《正字通》-上予下曰赐。 、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左传》-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组词】
赐光、 赐环、 赐第、 赐田、 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