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42:07
京畿(jīng j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国都及其周边的地区。在历史上,京畿通常指的是**所在的都城及其附近的行政区域,这些地区因为靠近皇城,往往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
京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京”指都城,“畿”指都城周边的地区。随着历史的变迁,京畿的具体范围和含义也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都城及其周边地区。
在**古代,京畿地区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的发达区域。这些地区因为靠近皇城,往往享有更多的资源和特权,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京畿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华与庄严,以及与皇权相关的种种仪式和规矩。它唤起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京畿一词经常出现在文献和讨论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都城的地位和作用。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都城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京畿一词来增强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京畿繁华地,千年古韵存。
皇城巍峨立,百姓安居乐。
京畿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都城的宏伟建筑和繁忙市集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音乐和戏曲。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首都圈”或“皇城根”,但具体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京畿一词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符号。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都城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京畿一词的使用可以增强文本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畿】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引证】
《说文》-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 、 《周礼·大行人》-邦畿方千里。 、 《周礼·职方式》-方千里曰王畿。 、 《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视学京畿。
【组词】
畿尉、 畿限、 畿甸、 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