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0: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0:19:50
词汇“改盟”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改盟”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改变或转换联盟。在政治、商业或体育等领域,这可能意味着从一个组织、团队或联盟转移到另一个。
由于“改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改”(改变)和“盟”(联盟)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联盟关系的变化。
在强调合作与联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改盟”可能被视为一种策略性的选择,但也可能引起争议,尤其是在政治和商业领域。
“改盟”可能引起复杂的情感反应,如期待、不安、争议等。它可能被视为一种进步或背叛,具体取决于改盟的原因和结果。
由于“改盟”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情况。然而,在观察政治或商业新闻时,可能会遇到相关概念。
在诗歌或故事中,“改盟”可以用来描述角色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重大决定,象征着转折点或新开始。
由于“改盟”涉及改变和联盟,可以联想到象征变化的图像,如旋转的门或交叉的道路,以及象征团结的声音,如合唱或鼓声。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如英语中的“switch alliances”或“change partnerships”。
“改盟”是一个描述联盟关系变化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如政治、商业和体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相关概念。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