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7:37
词汇“璧池”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可能需要从其构成部分“璧”和“池”入手,结合可能的语境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璧”通常指的是一种古代玉器,圆形扁平,中间有孔,象征着美好和珍贵。“池”则是指水池或池塘。结合起来,“璧池”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而珍贵的水池,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域。
由于“璧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非常美丽、神圣或者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水池。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璧”字源于古代玉器的名称,而“池”字则源于水池的基本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后来文学创作中为了表达特定意境而创造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玉器象征着高贵和纯洁,水池则常常与宁静和清洁联系在一起。因此,“璧池”可能被用来象征一个理想化的、纯净无瑕的环境。
提到“璧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文化、皇家的奢华和神秘,以及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由于“璧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璧池”作为一个神秘或美丽的场景,用来营造一种梦幻或超凡脱俗的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被玉石环绕的清澈水池,周围是繁花似锦的花园。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增强这种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璧池”的词汇,但类似的意象,如美丽的喷泉或神圣的湖泊,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璧池”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深层次含义。
1.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
2.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